杨幂零下15度威亚摔伤拒绝替身,480万匿名捐款背后,那些镜头外的真实面孔让人重新审视娱乐圈
血氧饱和度82%,正常人是95%以上。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她随时可能昏厥。但她还在海拔3800米的香格里拉片场,穿着戏服,准备下一场戏。
香格里拉,那个连当地人都会高反的地方。
我不太愿意写这样的文章。
说实话,在这个什么都可以炒作的年代,连“敬业”都变成了营销标签。但杨幂的这些事,让我有点措手不及。
可能是因为这些都没有被她主动曝光过。
零下15度的青岛,威亚戏拍了17遍。手臂冻伤,膝盖淤青。导演说她“每次下来都发抖到说不出话”。
换作别人,早就喊停了吧。
更何况替身演员就在一旁等着。但她摇头,走向威亚装置。“再来一次。”
这话听起来像电影台词,但它发生在现实里。
北京协和医院的账本上,有个“杨女士”。
从2018到2022年,定期给渐冻症研究中心捐款,累计480万。每次都戴口罩,低调出现,仔细询问研究进展。
480万,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。对明星来说,也不是小钱。
但她不说,媒体不知道,粉丝也不知道。如果不是医院内部人员透露,这事可能永远不会被外界知晓。
为什么要这样做?
九寨沟地震那晚,她刚结束通宵拍摄。
看到新闻推送,立即转账200万。匿名。银行流水上只有简单的备注。
武汉疫情初期,她协调的3000套防护服是某医院收到的首批明星物资。时间显示,她在欧洲疫情爆发前就开始采购了。
这种提前预判,挺让人意外的。
在新疆,47个少数民族女孩管她叫“杨幂姐姐”。
2012年开始资助,不只是学费,连书籍都是她亲自挑选。合同特别注明“不公开不宣传”。
2021年毕业典礼,女孩们偷偷准备了视频通话。电话里她哭了,但一直说“这是小事”。
小事?九年,47个孩子,这叫小事?
我开始怀疑自己对这个行业的判断。
娱乐圈不是应该充满算计和表演吗?每个善举背后不是都应该有营销目的吗?
但杨幂的这些事情,找不到任何炒作的痕迹。
《暴风眼》拍摄时,她为了角色形象把体脂率降到16.8%。正常女性是20%-25%。脚踝扭伤了,绑着绷带继续拍。审讯戏连续工作22小时,最后倒在监视器前睡着。
没有通稿,没有花絮,没有励志文案。
如果不是导演金沙主动提起,谁会知道?
27个乡村电影教室,分布在偏远山区。
每个教室300部正版电影,都是她挑选的。设备要求用好的,“孩子们值得看清晰的画面”。
有时深夜独自去调试设备。发着高烧也要完成验收。
山里的孩子不知道这些电影从哪来。他们只是单纯喜欢那些明亮的画面。
这种单纯,在娱乐圈里算奢侈品了。
聋哑人协会,她已经当了四年志愿者。
每周三下午,风雨无阻。自费学手语,考了中级证书。孩子生病时,她彻夜陪伴,全程用手语讲故事。
照片里永远看不到她的正脸。
郑州暴雨那夜,有人拍到穿志愿者服装的身影在搬物资。
18小时连续工作,跪在泥水里帮老人穿救生衣。没人认出她。事后通稿中,她要求删除个人镜头,只保留救灾内容。
只保留救灾内容就够了。
横店影视城的7只流浪猫,现在有了名字。
“白浅”“扶摇”,都来自她演过的角色。拍夜戏时要求给猫咪准备晚餐。出差必须看猫咪视频。
这些细节,没出现在任何采访里。
23名抗战老兵,94岁的李爷爷。
从2011年开始资助,每月探望,带助听器电池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,每年12月13日匿名敬献花圈,二十年从未间断。
二十年。
我想起一个问题:什么是真实?
在这个什么都可以包装的时代,在这个连慈善都可以营销的年代,什么是真实的善意?
可能就是那些没有被曝光的事情。
没有摄影师跟拍的深夜调试设备,没有媒体报道的匿名捐款,没有粉丝知晓的志愿服务。
那些不为任何人知道的坚持。
零下15度,血氧饱和度82%,体脂率16.8%,480万匿名捐款,47个孩子,27个电影教室,23名老兵,四年志愿服务,二十年花圈。
这些数字背后,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
我不知道。
但我知道,这个行业还有这样的人存在,让我觉得,或许一切还没有那么糟糕。
至少,还有人在镜头外认真生活。
还有人把“再来一次”当作人生态度,而不只是拍戏台词。
老虎配资-炒股配资10倍平台-泸州配资公司-证券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